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志鹏
(资料图)
日前,一场主题为“加快建设优势学科高峰学科”的调研工作会在厦门大学召开。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会同近20名专家学者代表、职能部门负责人,开诚布公、查摆问题、畅谈思路,共商厦大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方向举措。
“我们要加强统筹谋划,持续优化学科布局,推进学科分类建设和梯次发展,加快建设优势学科高峰学科,推动学科高水平交叉,构建‘学科共同体’,全面提升学科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。”张宗益说。
两年多来,厦门大学持续推进有组织的学科建设,以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,深入打造“学科建设共同体”。在学科建设办公室谋划牵引、多部门多学科协同推进下,贯穿全年的工作推进会、学科评估会、专题调研会,持续为学科建设把脉问诊,推进思路举措落实落地、见行见效。
面对新的发展机遇,厦大按照“筑峰扬优 交叉创新”的建设思路,顶层谋划、高位推进,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,发布《厦门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》,聚力提升学科建设的力度、精度、效度,持续为学科发展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
近年来,厦大学科群和“6+5+1+N”学科建设体系牵引6个一流建设学科高质量发展,5大学科交叉优势特色领域“试验田”结出硕果: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“入主流、创特色、上水平”,多个基础学科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。“高峰引领、梯次建设、分类发展、突出特色、增强协同”的建设模式推动“高峰学科”日益突起、“学科高峰”逐步显现、“学科建设精度”显著提升。研究生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总数由54个调整为47个,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总数由25个调整为31个。“优布局”“建高峰”“重交叉”“强优势”“补短板”等一个个关键词转化为培育学科增长极和创新生长点的实际行动,“开放、创新、协同”的理念成为学科建设的共识。
如何开展有组织的学科建设?如何推进多学科协同发展?人才引培“绿色通道”的畅行无碍,是厦大聚力人事、教务、社科、科技、财务等多部门共建“学科共同体”的缩影。
厦门大学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、入选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、联合研制“海丝一号”“海丝二号”卫星、建成亚洲首座无噪声超精密加工和表征实验室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……如今,一个个亮眼的成绩成了厦大学科建设“筑峰扬优”“全校一盘棋”理念最鲜活的注脚。
乘坐校车,往返不同校区的实验室,在社会与人类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间奔忙,带着来自生物学、考古学、法医学、人类学和民族学等众多专业背景的学生们,利用古基因组学技术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的未解之谜……这些,已成为厦门大学双聘教授王传超的工作日常。在王传超的新文科研究中,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,多学科碰撞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。
在厦大,像王传超一样,有着交叉学科背景、在两个学院有“家”、带着不同学科背景学生“看世界”的老师还有不少。
高层次人才“1+1”的交汇能带来“>2”的成果产出,这得益于学校近年来在学科交叉、交叉学科领域的先行敢试。厦大专门设立“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”专项支持计划,牵引双聘、经费、博士生招生指标、成果认定等优质资源和政策,向学科交叉优势专项倾斜,支持创新人才研究真问题、产出好成果。
如今,学科交叉这个关键变量,已成为厦大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增量。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、成立中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、推出首批新文科实验室、建设新工科大楼、一批批学科交叉成果亮相国际高层次展会平台……多学科协同建设的“厦大列车”不断提稳增速,驶上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8月15日 08版)
[ 责编:孙宗鹤 ]
关键词: